12月22日 周五
老話說:冬至餃子夏至面。
今天冬至,諸位吃餃子了沒?
餃子是中國人的發(fā)明。據(jù)說,最會包餃子的是山東人。他們有一種餃子是專門招待姑爺(女婿)的,小巧玲瓏,一口一個。我不是山東人的女婿,沒那口福,只能心向往之。
吃餃子在過去,很是個事兒。舊社會即便富貴人家,也未必總有得吃。改革開放以前也難,因為白面和肉都憑票供應。沒面沒肉,只能另想辦法。我吃過玉米面粉包的菜餡蒸餃,老實說,不好吃。
所以,能有白面肉餡的餃子吃便很開心。
最難忘的一次是在五十年前。
是不是冬至,不確定。
但肯定是冬天,很冷。
○ 老照片 ∣ 易中天攝于1967年冬
1967年冬,我從新疆準噶爾盆地的邊緣跑到烏魯木齊,要回武漢去。沒想到火車停運,只好寄居某處,每天吃鹽水煮的苞谷碴子,也就是玉米粒簡單粉碎后在水里煮。一個月下來,肚子里半點油水沒有,拉屎狗都不吃。
后來總算通車了,擠上火車卻只能站著?;疖囎叩媚ツ\嘰,常常一停就是幾個小時,不供應飯也不供應水,吃的喝的全靠乘客隨身攜帶。我沒經(jīng)驗,也沒帶。幾天之后,立馬人不人鬼不鬼。
這時,一位鐵路職工見我眉清目秀不像壞人,便起了惻隱之心。他先是給了我一點干糧和水,后來又為我支招。他說:小伙子,你不如在玉門站下車。玉門有始發(fā)車去蘭州,這樣你就有座位了。那邊車比較正常,說不定有飯有水。
我問:到了蘭州以后呢?
他說:再想辦法。
我問:車門都不開,怎么下去?
他說:到站我?guī)湍愦蜷_車窗,你就往下跳。
一言為定。車到玉門,我就跳下去了。
出了站,立即兩眼放光:那里有個小飯館。
撩開門簾走進去,柜臺前坐了位大媽。
“
我問:有吃的嗎?
她答:有。
我問:有什么?
她答:餃子,炸醬面。
我問:哪個快?
她答:炸醬面。
”
我立馬掏出糧票和錢往柜臺上一放,江湖好漢般豪爽地說:四兩炸醬面。
大媽看了我一眼,也孫二娘般地喊了一聲:炸醬面四兩!
小飯館難得有顧客,炸醬面很快就做好。
不過,廚師做得快,我吃得更快。好像只有兩三筷子,盤子就見底了。
于是又掏出糧票和錢:再來一斤餃子!
大媽也孫二娘般地喊:餃子一斤!
餃子慢慢吞吞地上來了,很快又是一掃而光。那應該是最好吃的餃子,可惜我完全記不得是什么味道什么餡,只記得全店的人都在看我吃,看一個來歷不明的年輕人吃得豪情萬丈,吃得風卷殘云,吃得氣吞山河。
他們哪里知道,那是餓的。
那是終身難忘的饑餓記憶,也從此知道了什么是餓。
餓,就是見了什么都想吃,無論吃多少都不飽。
現(xiàn)在想起來卻后怕:如此形跡可疑,怎么沒有被扭送派出所?
原因大概有三個:首先是當?shù)厝思儤闵屏迹倬褪俏乙簧碥娧b。當時我在新疆生產(chǎn)建設兵團某軍墾農(nóng)場工作,名義上屬于新疆軍區(qū)。盡管沒有軍籍,也沒有帽徽領章,但那軍裝卻是貨真價實,如假包換。
穿軍裝的,不會是壞人吧?
第三個原因,則在我掏出的全國糧票。要知道,那是計劃經(jīng)濟時代,也是非常時期。到糧店買糧,到飯店吃飯,都要糧票。糧票分兩種。全國通用的叫全國糧票,當?shù)厥褂玫慕械胤郊Z票。有錢沒糧票,只能買水喝。
○ 老照片 ∣ 1966年全國通用糧票
而且,農(nóng)民雖然種糧,卻沒有糧票。工人雖有糧票,卻是地方的。能把地方糧票換成全國糧票,不是一般人。但沒有它,在外地就吃不上飯。
我身上的全國糧票是爸媽想法兒弄來的。店里人當然不知道我的來歷,只有肅然起敬。
然而,盡管這全國糧票很讓我牛了一把,我卻并不希望繼續(xù)牛下去。我希望所有人都不用糧票就能吃上餃子,想吃就吃。
這個愿望,改革開放后沒多久就實現(xiàn)了。
聽說,明年要隆重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年,我很贊成。
而且,明年冬至,還吃餃子。
主辦單位:無棣縣晟興鹽業(yè)有限公司 地址: 山東省無棣縣海豐九路中心大街無棣鹽業(yè)院內 郵政編碼:251999
電話:13645433618、0543-6681567 郵箱:wdhfjt@163.com19898
Copyright? 2016 版權所有 魯ICP備13025781號-1
魯公網(wǎng)安備 37162302000028號
掃描二維碼
馬上進店購買